中源科(北京)国际信息技术研究院 欢迎您的访问!
新型建材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专家智库
改革持续发力 统筹发展与安全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 来源: nifd官网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23-12-18 16:43:19 * 浏览: 19

改革持续发力 统筹发展与安全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在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这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什么说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正当其时?如何开创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记者采访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尹振涛、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董昀。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为什么说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

董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秉持系统观念分析经济金融现象,对经济与金融的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对金融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肌体”与“血脉”的比喻,生动刻画出经济与金融休戚与共的关系:金融体系将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货币资金输送到经济“肌体”当中,服务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肌体的健康反过来也为血脉畅通提供了坚实基础,为金融业的繁荣创新创造出大量需求。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这就意味着在经济和金融的循环流转中,实体经济发展是根本,金融服务是支撑。一方面,金融之于经济,起到的是服务性、支撑性的作用,通过利用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媒介功能来引导储蓄资源跨主体、跨空间转移,并且将储蓄有效转化为投资,助力经济繁荣与稳定。另一方面,经济之于金融,起到的则是决定性作用,是决定其能否兴旺强盛的第一性、主导性、基础性因素,没有雄厚的实体经济基础和稳定的经济运行作为根基,金融发展便无所依托,就成为无本之木。

记者:为什么说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正当其时?

尹振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加强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谋划,推动金融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金融业增加值占比不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提高。金融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从国际竞争力上看,我国离金融强国尚有差距。我国金融体系“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面临着金融行业结构不够均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成熟等挑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此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既是表达了对前期工作的肯定和自信,也为金融业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

董昀:金融改革发展事业稳健前行,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普惠金融走在世界前列,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金融领域制度改革持续发力;金融市场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人民币国际化稳中有进。金融系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金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在推进强国建设中,金融的作用更加凸显。无论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都需要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强有力支撑。必须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我国金融“强起来”,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八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精髓要义,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记者:如何理解“八个坚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

董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大战略论断,并凝练出“八个坚持”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八个坚持”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精髓要义,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方能彰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体现金融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为切实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同以资本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道路区别开来,这就要求金融系统必须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摆在最高位置,为提高民生福祉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支撑。

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意味着我国的金融发展必须植根于实体经济,通过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媒介功能来助力经济繁荣稳定,并且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实现金融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表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必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就必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土壤。

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从供给侧实施变革,激发活力,推动金融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好发挥金融连接供求的桥梁和组织资源的作用,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就是要正确处理金融开放和国家安全的关系,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在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同时,强化重大风险领域和重大安全威胁的应对与处置,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在实现经济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以稳定立大局,以进取谋未来,努力实现金融发展既“稳”且“进”。

记者:为何要突出强调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

尹振涛:五篇大文章对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行业指明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科技金融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为突破科技“卡脖子”提供资金保障。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实践,也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普惠金融和养老金融旨在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化和均等化,让更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发展机遇。数字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在平台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下,我国数字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应进一步增强实力,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记者:为什么必须“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尹振涛:从理论上说,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的变化对于金融体系产生的系统性冲击;二是金融体系内部不断积累的风险;三是外部风险溢出。这三类风险不是孤立存在的,容易因风险叠加产生共振效应,引发更大规模和范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也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提出“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只有更好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持续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才能全面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记者:为什么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董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金融业的责任,也是金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

坚持诚实守信,就是要弘扬以诚为本、以信为先的文化传统,构建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诚信体系,从而有力维护金融秩序,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有效防范重大风险。

坚持以义取利,就是要传承发展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传统经济伦理,引导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和维护公平正义过程中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不断增强金融体系的普惠性。

坚持稳健审慎,就是要以慎始而敬终的态度推动金融工作,力戒急躁冒进,坚持稳中求进,确保金融政策稳健有效,推动金融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守正不守旧、不惧新挑战,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同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金融实践、理论和制度创新,形成创新红利,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坚持依法合规,就是要继承发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传统文化,增强金融从业者的规矩意识、法治意识,持续推进金融制度建设,以科学有效、系统完善的金融法治体系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